在甘肅敦煌,借助數字照掃、物理渲染等科技手段,敦煌藏經洞室藏6萬多卷珍貴文物的歷史場景被搬到展覽現場,人們得以近距離感受歷史之厚重;在四川三星堆,數字文物修復等跨學科交叉融合新手段在解碼文物信息和開展文物修復上大顯身手,器物實現跨坑完整組合;作為智慧博物館的典范,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中華文明云展,虛擬數智人精彩亮相,讓觀眾暢游“古代中國”的同時可以解鎖智能語音講解、觀摩文物虛擬修復,享受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承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明智慧,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多次強調“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今天,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發展并在各領域廣泛應用,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方面,數智技術的創新應用讓傳統文化資源實現數字化存儲和展覽展示。這使寶貴的文化遺產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提高了文化資源的可訪問性與傳播效率,更多人有機會去了解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多年的數字化探索,故宮博物院目前已完成90多萬件館藏文物的數字化,超10萬件文物的高清影像向社會公布,囊括了保護、展示、研究等各項功能的數字故宮正成為全球億萬觀眾開啟博物館的新方式。最新統計,我國已累計在線發布古籍數字資源13萬部(件),全國博物館藏品數量4665萬件(套)。數字化成為博物館發展新趨勢,珍貴文物在虛擬世界里實現永恒。
另一方面,在數智技術的支撐下,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重建和保護不斷開創新局面,使得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跡能夠更長久地為人們共享。比如,少數民族的瀕危語言、手工藝術和戲曲表演等,都可以使用數字信息技術采集處理,建立起文字音頻影像數據庫。在殷墟,數字技術被運用到甲骨文研究中,不僅建設了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深度學習技術還可以對甲骨碎片進行自動綴合。就在前不久,上海大學與西藏謝通門縣在對當地古壁畫的實地考察中,通過高精度掃描,將壁畫的每一個細節都精準記錄,借助三維建模和虛擬展示等數字技術,將這些壁畫永久保存下來,從而實現文化守護。
數智技術的創新應用,拓寬了文化產品和服務創新的邊界。尤其是數字攝影、高清技術、大數據、云技術、全息技術、虛擬現實等技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結合,為文化內容創新和空間場景重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ヂ摼W和數字技術為文化產業不同門類資源的組合提供了條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可以與網絡綜藝、網絡直播、網絡展演等新興業態相結合,衍生新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豐富消費者的審美體驗。在人們身邊,數智技術幫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與現代生活的無縫對接,比如智能化的文化展覽、智能導覽系統等,增強了傳統文化景區的互動性與吸引力。此外,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語義分析與大數據挖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揣摩”現代人的審美與消費需求,為文創產品的個性化定制、智能化推廣營銷提供助力。
數智技術的創新應用,將為保護、活化、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開更多想象空間。我們在以技術創新驅動文化內容創新的同時,也需進一步激發文化企業創新活化傳統文化資源的活力。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開發和文化產品服務創新的生力軍,文化企業數量和營收不斷增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轉化提供了重要動力。據統計,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企業7.3萬家,實現營業收入129515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8.2%。此外,借力科技手段進一步加強美育教育,將提高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欣賞水平,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創意和傳播力量。
?。ㄗ髡撸簩O天垚,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