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 id="rl7qn"></th>

        1. 網絡暴力治理新規為司法提供規則支撐
          2024-06-19 09:10:4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劉曉春
           

            《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建立的網暴治理新模式和新規范,可以為網絡暴力的司法治理提供較為清晰、明確的規則支撐,而司法實踐中通過具體案件的裁判進一步確立的細化標準和規則,也可以反過來完善網暴治理前端的規范體系,為受害人提供更加完備和有效的救濟措施。

            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聯合公布《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一般規定、預防預警、信息和賬號處置、保護機制等方面加強網絡暴力信息治理。這是我國第一部針對網絡暴力信息治理的專門規章,基于近年來我國針對網絡暴力綜合治理經驗的總結,構建基于動態調控的治理新模式,一方面為網絡空間全鏈條治理網絡暴力信息提供了制度框架;另一方面,也與網絡暴力的司法治理建立有機銜接機制,厘清各方主體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為被害人提供有效的救濟配套措施,為網絡暴力司法治理提供重要的規則支撐。

            網絡暴力治理的難點與《規定》出臺的意義

            近年來,網絡暴力事件經常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但其治理之困難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通過司法機關對于構成違法、犯罪的網絡暴力行為追究責任、實施制裁,取得了一定成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2023年9月印發的《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對于適用規則、構成要件、典型場景、程序證據等進行了進一步細化明確,強調了依法懲治網絡暴力的必要性。在事后救濟規則日趨完善的同時,對于網絡暴力進行事前監測、事中干預等防范措施和規定,也愈加凸顯其重要性。

            防范網絡暴力發生的難點,恰恰在于眾多對當事人產生嚴重負面影響的網絡暴力信息和行為,并不能明確落入違法犯罪相關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大量獨立來看居于“灰色地帶”的攻擊性言論,一旦形成聚集效果,短期內迅速集中針對特定當事人展開圍攻,就會以單條信息的“微量”損害,迅速形成“海量”侵害。在這個過程當中,是哪個時間節點、哪條具體信息導致質變,鑒于網絡信息傳播的樣態千變萬化,很難劃定一個清晰的法律界限。

            從網絡暴力行為的實施主體來看,絕大部分發布和傳播主體具有較強的匿名性,針對其追究責任存在實質性成本,而對于身份較為明確的自媒體、公眾賬號運營者等具有較強傳播能力的關鍵主體,長期以來也沒有明確界定其義務和責任。從網絡暴力信息和傳播行為特征來看,除了少數比較明顯構成違法甚至犯罪的之外,大量信息和行為難以直接單獨判定為違法,也很難就其微量屬性確定其單獨帶來的損害。從受害人救濟來看,對大量侵害行為進行取證、確定侵害人身份、提起訴訟等都需要付出實質性精力和成本,而且司法程序需要經歷一定時長,對于受害人即時受到的侵害難以迅速回應。

            針對長期以來上述治理難點,《規定》構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治理的方案,依托網絡平臺作為主要治理主體,并對于網絡暴力傳播鏈條中的眾多環節主體都提出了要求,包括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網絡論壇社區和網絡群組的建立者和管理者、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用戶等相關主體以及重點環節、板塊,分別規定了應當采取的預防措施和承擔的防控義務,確立了“動態調控”的新模式,對網絡暴力信息進行整體防控,補上了網絡暴力信息的治理短板。

            網絡暴力“動態調控”治理模式的特點與亮點

            在近年來的網絡暴力治理過程中,在監管機關的督促推動以及司法機關確立的規則驅動下,我國網絡平臺在網絡暴力的動態預防監測、傳播過程干預、賬號信息管理、受害人賦能救護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累積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兑幎ā吩诳偨Y和提煉這些平臺治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統一的治理機制規范和要求。

            在一般治理要求方面,網絡平臺需要建立完善網絡暴力信息治理機制,健全用戶注冊、賬號管理、個人信息保護、信息發布審核、監測預警、識別處置等制度,并通過制定和公開管理規則、平臺公約,與用戶簽訂服務協議,明確網絡暴力信息治理相關權利義務,并依法依約履行治理責任。

            在事前預防方面,平臺應當建立健全網絡暴力信息預警模型,綜合多種因素,及時發現預警網絡暴力信息風險。對監測發現異常的賬號及時采取管控措施,并且建立健全用戶賬號信用管理體系,對涉網暴賬號進行基于信用的處置直至封禁。

            在信息和賬號處置方面,要求平臺做好重點領域和環節的針對性管控和處置,另外也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網絡論壇社區和網絡群組的建立者和管理者、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用戶、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都分別提出了要求,規定了行為后果。在網絡暴力擴散和蔓延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粉絲眾多的自媒體,比如大V等,會在網暴信息的迅速擴散中推波助瀾,如果存在組織、煽動等惡意行為,或者故意不作為,則都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在保護、救濟和事后懲戒環節,要求平臺為用戶提供保護措施、便捷的取證和投訴舉報通道,比如對于可能遭受網暴侵害的用戶進行彈屏提醒,為用戶提供“一鍵防網暴”功能,或者提示用戶可以設定屏蔽特定用戶的評論或私信等個性化措施。在受到侵害的用戶存在維權需求的時候,要求平臺為其提供便捷取證的途徑,并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特殊保護。

            通過對各環節、各主體規定相應的治理和責任規則,《規定》一方面為網絡暴力的全鏈條動態調控建構了全面、系統、精準的治理要求,另一方面也為著重于事后保護的司法治理提供比較完善和堅實的規則支撐。

            網絡暴力治理新規與司法治理的銜接與支撐

            《規定》對于網暴治理全鏈條防控機制的規定,為涉及網暴治理各個重點環節的相關主體規定了對應的義務體系,這為司法過程中通過個案、類案、規則提煉展開網暴治理,提供了重要的規則基礎,為案件裁判中對涉案主體的責任確定提供了較為明確、清晰的依據,當事人尋求救濟,也根據網暴侵害的不同情形,確定不同的被告提出主張。

            網絡平臺在網暴治理體系中需要承擔更為全面和精準的防范義務。網絡暴力的發端、發酵、擴張呈現一定規律性,比如會短時間內迅速引發流量和熱度,會通過一些關鍵節點(如大V等自媒體、新聞媒體等)放大傳播規模,會形成跨平臺傳播,特別是在所謂治理“洼地”集中爆發。例如引起高度關注的“粉色頭發女孩事件”“劉學州事件”等,都是在不同平臺高速傳播,也經過特定媒體或者自媒體的關注和放大。針對這些復雜動態的過程,很難判斷網絡平臺在其中是否有能力判斷網暴的形成和侵害后果。通過《規定》建構的動態調控義務體系,法院可以按圖索驥,要求平臺提供采取了相關治理措施的證明,并在個案中根據平臺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評估、采用技術模型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對當事人進行充分提示預警、是否對相關賬號等主體采取了管控措施、是否超越了平臺可預見和可控制的范圍,等等,細化對于平臺注意義務及其邊界的判斷標準,并反過來完善網暴前端治理的標準和要求。

            同樣,針對新聞媒體、自媒體、論壇管理者和群主、MCN機構等網暴信息傳播過程中發生各種作用的主體,《規定》也對其提出了防范、抵制網暴信息擴散的義務要求,對于惡意組織、煽動以及故意縱容等行為,也可以通過司法程序追究其法律責任。這些要求一方面為司法保護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規則基礎,另一方面也為相關主體提供了明確的行為指引,并且可以通過在司法程序中提供相應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盡到相應責任。

            對于受害人的保護和救濟,網絡平臺應當提供的個性化保護、提醒預警、一鍵防網暴等即時救護措施,也可以與司法救濟形成有效銜接?!兑幎ā芬缶W絡平臺發現、處置網絡暴力信息的,應當及時保存信息內容、瀏覽評論轉發數量等數據,并且向用戶提供網絡暴力信息快捷取證等功能,依法依約為用戶維權提供便利。針對公安、網信等有關部門依法調取證據的,網絡平臺也應當及時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協助。長期困擾網暴受害者的維權難、取證難問題也有望得到有效緩解。曾經引起高度關注且被網友點贊的網紅博主被造黃謠后進行“教科書式維權”,包括付費進入“吃瓜群”臥底、在律師指導下進行區塊鏈取證等等,這些取證成本,有可能在網絡平臺提供便捷取證功能之后明顯降低,有助于激勵受害者維權,同時也能夠對網暴實施產生相當的威懾效果。

            《規定》建立的網暴治理新模式和新規范,可以為網絡暴力的司法治理提供較為清晰、明確的規則支撐,而司法實踐中通過具體案件的裁判進一步確立的細化標準和規則,也可以反過來完善網暴治理前端的規范體系,為受害人提供更加完備和有效的救濟措施。網暴前端治理和后端救濟的良性互動過程,可以通過公益訴訟等方式進一步擴展其應用,以凝聚合力,為塑造清朗網絡生態空間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ㄗ髡呦抵袊鐣茖W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張婧
          成人看片毛片免费播放器_欧美特欧美特级一片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片_Av国产91在线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