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網絡暴力犯罪是指以互聯網為載體對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組織發表攻擊性言論、侮辱性言論、失實言論,擅自公開隱私、秘密,致其人格利益、生活安寧遭受侵害,生產經營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2023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公布了《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版特刊登文章,介紹域外打擊網絡暴力犯罪的法律制度,敬請關注。
聯合國及歐盟:奠定法理基礎
聯合國組織及歐盟組織出臺了一批關于維護網絡秩序的法律文件,為打擊網絡暴力犯罪奠定了法理基礎。
1992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網絡信息指南》,要求各國政府、企業設置防火墻抵御黑客入侵,確保網絡環境安全有序。1998年和1999年,相繼發布《全球網絡個人隱私權保護宣言》和《電子商務消費者保護準則》,強調嚴厲打擊網絡暴力,避免公眾因為網絡暴力受到迫害和侵害。2002年,發布新版《網絡信息指南》,提出網絡秩序人人有責的倡議。200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普及網絡空間及促進并使用多種語言的建議書》,提出了建立網上觀察站、確保公民相關信息的機密性等建議。2003年10月,通過《保護數字遺產憲章》,提供了網絡倫理、法律和技術等方面的指導。
歐盟早在2009年就與17個社交網站簽署了一份保障網絡安全的協議,但收效甚微。歐盟多次強調內部成員國及外部國家都要積極合作,以將網絡暴力引導在可控范圍內。在歐盟成員國中,50%以上的國家發行了建立在電子簽名技術上的網絡電子身份證,提高了對網民身份識別的準確性。此外,歐盟的多項立法都希望從根本上杜絕網絡暴力進入到未成年人的視野。
美國:開審網暴第一案
美國相關法律中沒有“網絡暴力”的表述,類似的現象被立法部門分為三類,網絡欺凌、網絡追蹤和網絡騷擾。
美國法院曾因審理網絡暴力第一案(梅根事件)引起法學界高度關注。2006年,密蘇里州49歲女子蘿莉與其女兒雇傭“網絡槍手”,在“聚友網”網站冒充名為喬?!ぐN乃沟?6歲男生,向13歲的少女梅根示愛,之后又捏造事實、惡言相向,對她進行攻擊,許多不明真相的用戶也參與了對梅根的攻擊,最終導致梅根自殺。洛杉磯檢察機關以“入侵受防護計算機”等4項罪名,對蘿莉提起刑事訴訟。洛杉磯聯邦法院對蘿莉以暴力言論侮辱他人致死罪判處3年監禁。
2009年4月,美國出臺了《梅根·梅爾網絡欺凌預防法》。該法案將網絡欺凌界定為“任何人在互聯網交流中,帶有迫害、恐嚇、騷擾他人或對他人造成實質精神傷害的惡意而使用電子手段的嚴重、持續性行為”。根據該法案,任何人實施網絡欺凌,引起嚴重后果,都將面臨罰金或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兩者并處。
德國:暢通刑事執法渠道
德國制定了具有行政和刑事雙重性質的專門法律,還制定了相關執行法律,輔之以網絡警察組織,隨時可以將網絡暴力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1997年6月,德國通過了世界上首部全面規范互聯網的法律《多媒體法》。該法要求服務商不得鏈接或在搜索引擎中出現法律禁止的不良信息。2020年3月,通過了《多媒體法》修正案。該法案將群體性的網絡暴力語言定義為煽動民眾罪,可處3年有期徒刑和相應罰金。如果致人死亡,則可處5年以上監禁。
2018年1月,德國出臺了《網絡執行法》。該法要求網絡平臺在24小時內屏蔽或刪除明顯違法的網絡信息;在7日內屏蔽或刪除一般性違法的網絡信息。同時,要求網絡平臺必須為用戶提供在線舉報單,供用戶舉報網絡暴力事件。
德國1997年頒布的《信息和通訊服務規范法》,對網絡用戶和網絡信息平臺的侵權責任和監管義務進行了詳細規定。聯邦政府內政部負責網絡安全工作,其所轄的“網上巡邏隊”和“數據網絡調查中心”起著網絡警察的作用。曾有一名青年在網絡聊天室中鼓吹“有一把槍,要殺死每個人”,盡管他自稱“只是開玩笑”,還是被判監禁并罰款。近兩年來,德國處罰了60多起類似案件。
日本:修法提高犯罪成本
日本通過處置多起震驚全國的網絡暴力致死案,加速了刑法的修改,加大了對網絡暴力犯罪的打擊力度。
2008年,東京發生殺人案,兇手先是駕車沖撞人群造成三死兩傷,接著又用匕首捅刺行人造成四死八傷。兇手稱作案起因是網絡暴力。此案發生后,日本加強了對網絡暴力的打擊力度。
日本政府由經濟產業省負責管理互聯網,其下屬的信息技術安全局設立的“國家信息安全中心”具體負責打擊網絡犯罪。日本將網絡暴力言論定性為“網絡犯罪預告言論”,研發了智能軟件來專門收集處理。
2020年5月,年僅22歲的女子職業摔跤手木村花因在綜藝節目中發表了一些敏感言論,引起了網上對她的惡意評價,時間長達數月,木村花最終因無法承受打擊而自殺。案發后曾對木村花發表過惡意評論的網民紛紛刪除了留言,但有兩名男子仍在其賬號下留言辱罵。東京簡易裁判所對該案作出判決,兩名男子各處9000日元罰金。
2022年6月13日,日本參議院通過刑法修正案,對侮辱罪相關內容進行了重大修改。此前,侮辱罪法定刑是處1萬日元以下罰金或者30日以下拘役,修改后提至30萬日元罰金或1年以下有期徒刑,公訴時效也從原來的1年延長到3年。立法者稱此舉為“提高犯罪成本”,希望違法者就此止步。
新加坡:重處網絡謠言散布者
新加坡對網絡暴力治理注意從立法、執法、公民自律等方面入手,既保障公民的網絡自由,又對網絡發展實施嚴格管理,特別是對網絡謠言散布者的處理尤為嚴格。
新加坡將預防和打擊網絡暴力內容滲透于多項法律法規之中。如《新加坡刑法典》《內部安全法》《煽動法》《廣播法》《網絡行為法》《不良出版物法》《濫用計算機法》等,從不同角度對網絡暴力進行治理。
新加坡法律明確了網絡平臺預防網絡暴力犯罪的主體責任。電信供應商有義務屏蔽不良網站,且政府有權要求電信供應商刪除網站或者平臺中出現的不當言論,若電信供應商拒不履行義務,將面臨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網站要對自己提供的網絡內容負責,當政府部門對可能妨害社會公共秩序、危害社會公共安全、影響社會和諧的網絡內容和網站進行審查時,網站要全力配合,否則會被處以罰款甚至吊銷營業執照。政府鼓勵網絡服務供應商研究和開發網絡內容過濾軟件,從信息源頭幫助網民屏蔽不健康的內容。
對于網絡言論,由政府媒體發展管理局持續進行全面審查,一旦發現有危害社會安定的謠言存在,立即屏蔽,并且“追根究底”,處置謠言散布者,輕者罰款,重者追究法律責任。
韓國:適用“內亂罪”進行打擊
韓國從預防與打擊兩方面入手應對網絡暴力犯罪問題。對于嚴重的網絡暴力犯罪,主要適用“內亂罪”進行打擊。
2006年,韓國通過了《促進信息通信網絡使用及保護信息法》修正案,規定了網站要對網民的真實信息進行驗證和統計。2020年2月,通過了《促進使用信息通信網絡及信息保護關聯法》修正案,規定社交網絡平臺對于暴力言論的發布者承擔“提供確切身份信息”的責任。
根據《促進使用信息通信網絡及信息保護關聯法》修正案規定,任何網站和移動終端上的App,如果不主動屏蔽有關暴力、違法或涉嫌詆毀他人的文字和影像等,將對因此導致的后果負法律責任。
2017年,韓國各學校成立了校園暴力對策自治委員會,同時在全國開設了144個網絡文明和暴力預防教育中心網點,還設立了專門針對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和校園犯罪問題的專門網站。早在1997年就成立的網絡犯罪調查組,現在已發展為國家網絡安全管理局,該局全權負責網絡犯罪取證工作,對犯罪者依照《電信工作法》第53條“危險通信管理”、《刑法》第2編細則第1章“內亂罪”進行懲處,嚴重者可處高達7年有期徒刑。
英國:禁止“人肉搜索”
英國對網絡暴力采取綜合治理策略,法律明令禁止“人肉搜索”。
1986年的《公共秩序法》、2003年的《通信法》、2006年的《反恐怖法》等都有維護網絡秩序的內容。2016年的《防止計算機濫用法》明確禁止“人肉搜索”,未經允許將他人隱私曝光在網絡上,定性為侵犯隱私。
英國由內政部負責打擊網絡色情和網絡暴力。2001年成立互聯網任務力量工作組,2006年成立國家網上兒童保護中心,其主要任務就是減少互聯網有害內容對未成年網民的傷害,讓他們安全地使用互聯網。
1996年,英國政府與網絡服務提供商協會、倫敦互聯網絡交換中心等民間組織簽署了《R3安全網絡協議》。R3是指劃分等級、組織舉報、追究責任等工作內容。這要求參與方各司其職。網絡內容提供商要對自己發布的內容進行嚴格的篩查,社會組織要監督網絡內容的合法性,互聯網監察基金會要確保法規制度的執行,對公眾檢舉事項做到“有舉必究”。
英國一家保險公司還為網絡消費者提供了網絡傷害險,凡是遭受網絡暴力侵害的用戶可獲得高額的賠償金。
?。ㄗ髡邌挝唬褐貞c市武隆區人民法院)